1700年前的钟繇《还示帖》,是中国传世小楷中的上上品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释文: 繇白昨疏还示,知忧虞复深,遂积疾苦,何乃尔耶。盖张乐于洞庭之野鸟,值而高翔,鱼闻而深潜,岂丝磬之响,云英之奏,非耶此所爱有殊,所乐乃异,君能审己,而恕物则常,无所结滞矣。钟繇白。
钟繇(151~230),三国魏书法家。同张芝、王羲之、王献之合称书中“四贤”。《书法正传》云:“钟繇书法,高古纯朴,超妙入神。”真迹不传,宋以来法帖中所刻《还示帖》、《宣示表》、《贺捷表》、《荐季直表》、《力命表》、《墓田帖》等小楷六种,都出于后人临摹。
书思编辑部翻遍电脑资料,找到了大图《还示帖》,通过设计软件裁切放大,简直美透了!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钟繇点法十分精湛,横、竖、撇、捺几乎都可以用点来代替,而前人书法中压根还没有这样使用点法的,这种写法无疑使小楷特别精干凝练,含蓄蕴藉,空间分布由此而显得开张洞达,灵动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最近电视剧《琅琊榜》很火,有些人对里面的书法比如“殊”字的篆字写法摸不着头脑。来!看看小楷鼻祖的正统楷书写法: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小楷贵在得势,但《还示帖》和《宣示表》一样,有大字的宽博疏朗,而且撇、捺也多用点,不能用点的也不作强调,十分自然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再看些竖画,此作用侧起斜势的中锋,变掉了其他作品的平锋铺毫的隶法,也没有《贺捷表》的章草的撇、捺,脱去了隶书和章草的特征。以这幅作品为代表,钟繇正式奠定了楷法艺术的法则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钟繇所处的正是隶楷错变的时代,一千年后袁裒在《总论书家》说:“汉魏以降,分隶余风,体质高古。”因此在他的楷书中,却带有浓厚的纷纷隶意,优雅从容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远在1700年前的钟繇,小楷结字体势微方扁,显得端庄厚重,字字行间茂密,点画厚重,笔法清劲挺拔,简静而醇古,贵有一种自然质朴的意味。而这种古意,正是后人很难却一直在努力学习的境界。
首 发:360个人图书馆 《颐心文苑》 昵称:塞上齐翁
首发时间:2015-10-22
图文收集于网络。文字或有改动。图片或有缩放剪裁。意在宣传、推介、分享、欣赏。若涉及版权请在评论区告知即刻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